(四)任务分解
三、技术模式、作业机械及作业质量要求
(一)技术模式
我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主推两种技术模式:一是秋季作物收获后秸秆全量覆盖越冬+春季免少耕播种(以下简称全量覆盖免少耕模式);二是玉米秋季收获后留高茬或秸秆部分覆盖越冬+春季免少耕播种(以下简称部分覆盖免少耕模式),原则上残茬与残留秸秆覆盖量之和不低于秸秆全量的10%。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积极引导农民增加秸秆覆盖比例。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作业方式:
1、秸秆全量或部分覆盖+免耕播种
2、秸秆(或根茬)粉碎覆盖+免耕播种
3、秸秆归行+免少耕播种
其中:秸秆处理应在春播前进行。保护性耕作地块不能进行旋耕和翻耕等动土量大的作业;视土壤情况可进行单一深松或深松+秸秆(或根茬)粉碎覆盖。秸秆处理或深松作业后,秸秆、残茬仍应覆盖在地表。
(二)免耕播种机械及作业质量要求
参与保护性耕作作业的免耕播种机应选用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且配备有可靠的切茬切秆和防堵工作部件,开沟部件动土量小,播种、覆土、镇压符合播种机作业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