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传媒|资讯中心

科乐收农业机械贸易(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广告
江苏玖顺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广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机资讯网 > 政策 > 要闻 > 辽宁省印发全省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辽宁省印发全省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4-01   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内容字号:

辽宁省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为切实加强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强化技术指导,提高关键技术应用率,夯实全年丰产丰收基础,特组织有关农业专家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参照农作优良品种推介名录,结合当地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选用生育期适宜、成熟一致性好、果柄韧性强、直立型疏枝、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高产、优质、多抗品种。

2.脱壳与精选。有条件的尽量手工剥壳,用种量大的采用机械脱壳。选择籽粒饱满、整齐度高、色泽新鲜,无破损、虫蚀、病斑、发芽、霉变的籽粒作种子。

3.种子包衣。依据当地的土壤病虫害发生特点,选择适宜花生专用耐低温抗旱种衣剂。提倡选用杀菌剂与杀虫剂复配的种衣剂,按产品使用说明与种子充分拌匀后,置于避光处晾干待播。

二、选地整地

1.地块选择。选择耕层深厚、排灌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砂质壤土,土壤PH值6.5左右。低洼、盐碱、土质黏重的地块不宜种植花生。

2.整地。播种前深中耕,及时耙耢,达到“深、平、细”。3年~4年深翻1次,深度25厘米~35厘米。风沙土在5月初大风过后,播前1~2天或当天机械旋耕灭茬起垄播种,然后镇压。

三、科学施肥

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相配合、大中微量元素平衡的施用原则,因需因地合理施肥。结合翻耕整地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3500千克。一般亩施花生专用三元复合肥30千克~50千克、硅钙镁肥10千克、微生物肥或有机肥20千克。碱性土壤可亩施硝酸钙5千克~10千克;宜增施ARC微生物菌剂。基肥氮磷钾均衡施用,其中氮肥施用量约为总用氮量的40%,磷肥、钾肥全部;追肥以尿素为主,施用量约为总用氮量的60%,适当补充钾肥及其他微量元素,提倡水肥一体化追肥。钼、硼等微量元素肥料可采取拌种或与根瘤菌剂混合拌种方式,提高接瘤效率,但要注意微量元素间拮抗作用。于开花下针期后,采用1%的尿素水溶液、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2次~3次叶面追肥,沙质或石灰性缺铁土壤可以喷施0.2%硫酸亚铁溶液,每亩每次20千克~25千克,每次间隔5天~7天。

四、适时播种

高油酸花生宜于土壤耕层5厘米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5℃以上,普通花生宜于土壤耕层5厘米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2℃以上,土壤相对含水量60%时进行播种。一般年份播种时间是5月上、中旬。下雨当天气温低、湿度大,最好不播种。播种深度3厘米~5厘米。覆膜花生播种时间提前5天~7天。小粒型品种亩保苗1.8万株~2.0万株,大粒型品种亩保苗1.6万株~1.8万株。

五、种植模式

依据辽宁生态类型和气候特征,北部(彰武、康平、法库、昌图)花生种植区积温较低、风沙和降水量相对较大,种植模式以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单垄小双行交错布种密植精播或花生玉米宽幅带状间/轮作为主;中西部(阜新、义县、黑山、北镇)花生种植区,土壤肥力较差、积温中等、降雨相对少,种植模式以单垄小双行交错布种密植精播或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为主;西南(兴城、绥中)花生种植区,积温较高、降水少、无霜期长,种植模式以单垄小双行交错布种密植精播或大垄双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为主。

六、田间管理

1.杂草防治。花生田杂草防除,建议采用“一封一杀”策略。播种后出苗前,可采用乙草胺(或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或扑草净、乙氧氟草醚、异噁草松)土壤封闭。花生2片~3片复叶期,可茎叶喷施精喹禾灵(或高效氟吡甲禾灵)+乙羧氟草醚(或氟磺胺草醚、灭草松)、甲咪唑烟酸等。

2.病虫害绿色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的原则,采取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利用黑光灯、黄蓝板、性诱剂与高效低毒药剂结合。6月20日~30日进行第一次防治,可以采用吡唑醚菌酯+尿素+微量元素+吡虫啉+福戈,防病、防蚜虫、促多开花、提高有效花率;7月15日~25日第二次防治,可用美甜(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康宽+尿素+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防病,防棉铃虫、造桥虫、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促结果,防早衰;第三次防治时期为8月10日~20日,可用美甜(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康宽+尿素+磷酸二氢钾+壮饱安,防病、防虫,防早衰,促成熟和荚果饱满。病虫害严重的地块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防治。

3.适时控旺。在结荚期或当株高达35厘米并有徒长趋势时,种用花生可采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稀释后均匀喷洒在植株顶部叶片上,以控制植株徒长。商品花生为防止农药残留,最好采用调环酸钙进行防控。

七、适时收获

一般收获时间以植株中下部叶片由绿转黄并逐渐脱落,茎枝转黄绿色;70%以上荚果果壳硬化、纹理清晰,颜色由白色转为浅黄色,壳内海绵组织干缩变薄,果壳内壁呈深棕色,为适宜收获期。

一般采用分段式收获。植株在田间晾晒7天~10天自然风干后,当籽粒含水量降至14%以下时,采用花生捡拾联合收获机进行作业,摘果后及时晾晒。

八、安全贮藏

自然晒干后,荚果含水量控制在10%左右,籽仁8%左右,避免冬季贮藏时温度过低遭受冻害,尤其是高油酸花生更要严格控制入库含水量;库房要通风良好,忌潮湿。

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或真实性问题,请与本站编辑部(tougao@nongji360.com)联络。
新闻热线:010-62278600/62276900。责任编辑:孙雪珍。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普惠三农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贷款 帮你维权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关于我们 农机生态服务 农业生态服务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用户指南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