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传媒|资讯中心

科乐收农业机械贸易(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广告
江苏玖顺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广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机资讯网 > 政策 > 要闻 > 辽宁省印发全省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辽宁省印发全省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4-01   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内容字号:

辽宁省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为切实加强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强化技术指导,提高关键技术应用率,夯实全年丰产丰收基础,特组织有关农业专家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地块选择及整地

1.地块选择。选择排水良好、地势平整的中等以上肥力地块,避免重茬、迎茬。上茬玉米等其他作物使用过量莠去津、阿乙合剂等除草剂的地块慎种大豆。

2.提高整地质量。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整地方式。秸秆全量或半量深翻还田地块,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厘米,耕翻深度30~35厘米,翻后进行旋耕耙地、起垄、镇压等达到待播状态,垄距50~60厘米。秸秆进行碎混还田地块,利用灭茬机将前茬作物根茬和散落秸秆进行深度破碎,再应用旋耕起垄机进行翻耕、起垄、镇压。秸秆覆盖还田地块,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厘米,均匀覆盖在地表,利用免耕播种机播种。非秸秆还田地块,深松起垄镇压,深度25~35厘米,垄距50~60厘米,垄高15~20厘米。结合整地可同时深施底肥。

春整地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干旱地块以保墒为主,实施轻简整地,采取减免耕播种作业,有条件地块可结合整地进行覆膜、铺滴灌管等作业;墒情适宜、符合整地标准地块要耙压结合、旋压结合,做到起垄、镇压一体化作业;粘重土壤和低洼地块,及早开沟布渠防止渍涝积水,做到早起垄促散墒,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地温,满足播种条件。

二、良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1.选择适宜品种。根据生态区域特点及市场需求,参照农作优良品种推介名录,结合当地积温和土壤条件,选择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熟期适宜、高抗、耐密、优质高产大豆品种。

2.播前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种子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挑选,剔除病粒、残粒、虫蛀粒、杂粒及杂质,种子净度达到99%,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85%以上。选用取得国家农药登记的大豆种衣剂,进行规范包衣,自然阴干后装袋存放。注意根瘤菌剂与种子包衣剂同时使用时,需向相关专家询问具体操作方法。

三、适时播种

1.适期播种。当耕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时适墒播种。土壤墒情适宜地块,播深在3~5厘米,播后及时镇压保墒;土壤墒情较差地块,适当增加播种深度,确保种子播在湿土上,随播随压,必要时可播后补水灌溉;土壤湿度大的地块,可调减播种深度,降低覆土厚度,播后待地表出现2厘米干土层时再镇压,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2.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肥水条件及栽培方式合理密植。土壤肥力高,植株粗壮、分枝多、生育期长的有限结荚习性品种,适当稀植,亩保苗在0.8~1.1万株左右;土壤肥力差,分枝少、株型收敛的亚有限或无限结荚习性品适当密植,保苗1.1~1.5万株。耐密品种亩保苗可增加到1.6~1.8万株。

四、科学施肥及田间管理

1.科学施肥灌溉。根据土壤养分测定情况,结合整地亩施有机肥1500千克以上,施用大豆复合肥(低氮)25~30千克或尿素3.3千克+磷酸二铵6.7~10千克+硫酸钾5.3~8.0千克。如果大豆长势偏差,初花期亩追施尿素5千克,开花末期叶面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水溶液,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水溶液2~3次,促进早熟、增加粒重。有条件地区播前可结合种子包衣进行微肥拌种,花期、鼓粒期叶面喷施0.1~0.2%钼、硼肥100~150克各1次,以促进植株固氮和提高豆荚结实率。大豆开花结荚鼓粒期需水量较大,在生长中后期,遇土壤干旱,有条件地块及时补水灌溉。

2.加强田间管理。播后选择适宜的除草剂,适时进行化学除草,以苗前封闭除草为主,苗后茎叶除草为辅。适时中耕,在第1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耕深15~18厘米,或垄沟深松18~20厘米,并及时灭除田间杂草。株高25~3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耕深8~12厘米。适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控旺,防止倒伏或早衰。

五、病虫草害防治

选择登记农药品种,按农药标注的使用范围、方法、药量均匀施药,不漏喷、不重喷,严禁使用国家禁用农药。

1.及时防控草害。(1)苗前除草。播种后出苗前,选择90%乙草胺(90%禾耐斯、90%圣农施),或异丙草胺与嗪草酮(赛克、甲草嗪)、扑草净、2,4-D异辛酯、异恶草松(广灭灵、田得济、豆草灵、封锄)等药剂混用。(2)苗后除草。在大豆苗后2~3叶期、杂草2~4叶期施药;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大豆田,可选用精禾草克(精喹禾灵、精克草能、金草克)、烯禾啶(拿捕净、灭草敌)、精稳杀得(精吡氟禾草灵)、高效盖草能(高效氟吡甲禾灵、圣戈、高盖)等;以阔叶杂草为主的大豆田,可选用灭草松(排草丹、苯达松)、氟磺胺草醚(虎威)、三氟羧草醚(杂草焚、杂草净)、乙羧氟草醚、克阔乐(阔侠)等;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发的大豆田,可选择上述两类除草剂混用。土壤墒情不好可适当增加药液稀释倍数,如遇持续低温天气可适当增加用药量。苗前除草剂一般雨后使用,苗后除草剂一般雨前使用。

2.防治病虫害。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统防统治的原则。采用种子包衣预防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和根蛆等地下病虫害。大豆疫霉根腐病,可用含有福美双、多菌灵有效成分的药剂进行拌种,药剂用量为种子质量的1%~2%;发病初期,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对田间进行2~3次喷雾防治。胞囊线虫病常发生地区,用10%的克百威种衣剂或生物菌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预防。大豆蚜虫,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当5%~10%的植株卷叶或百株蚜量在1500头以上时防治,每亩用联苯菊酯50克、阿维菌素30克,或25%噻虫嗪喷施。大豆食心虫,发蛾高峰期为8月8~15日,每亩用150~250克80%敌敌畏乳油浸3~4根玉米轴或粉笔段,均匀抛于田间进行熏蒸防治,可进行2次(间隔2~3天)防治;或用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或其合剂14%氯虫•高氯氟10~20毫升,兑水喷施。

六、收获及贮藏

1.适时收获。大豆收获应在晴天早晨或上午进行,以防炸荚。大豆叶片脱落90%,植株呈黄褐色,茎、荚变黄,摇晃植株有籽粒声响时,即可进行人工收获;大豆茎秆变成褐色,叶片全部脱落,叶柄基本脱尽,豆荚和豆粒呈现品种固有颜色,籽粒归圆,摇晃植株豆荚有响声时,即可进行机械收获。收获后及时摊铺晾晒或机械烘干。

2.入库贮藏。大豆籽粒水分控制在12%以下,入库贮藏,并定期通风,防止发热霉变。同一品种单收、单运、单脱、单贮,避免混杂。

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或真实性问题,请与本站编辑部(tougao@nongji360.com)联络。
新闻热线:010-62278600/62276900。责任编辑:孙雪珍。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普惠三农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贷款 帮你维权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关于我们 农机生态服务 农业生态服务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用户指南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