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特殊作业场景
1.旱地过湿机械化作业
对于长时间浸水且呈泥泞状态(土壤含水量饱和)的旱作农田(非水田),轮式农业机械作业时易发生陷机并破坏耕层土壤结构,应优先选用履带式农业机械。若不具备条件,亦可将轮式农业机械改造为半履带式(将驱动轮更换为三角履带),或加装一对驱动轮胎以增大接地面积。采用履带式拖拉机作业时,应根据地块情况调整履带张紧程度,泥泞地块适当调紧一些,干燥地块适当调紧,以提高机具通过能力并减少履带磨损。抢收过湿地块的玉米时,可采用经改造的履带式联合收获机进行作业,注意调整滚筒转速、凹板间隙、清选风机转速等参数,并更换玉米专用割台或在割台加装接穗板。
作业时应降低作业速度,避免急进、急退,保持匀速作业;转弯调头动作应平缓,避免在同一位置多次转弯调头。如遇机具打滑、下陷、倾斜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处理,同时应及时卸粮以减轻整机负荷。若同步开展秸秆还田作业,应注意观察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对未达标区域应适时进行二次还田处理。
2.收获潮湿水稻
在较为泥泞的稻田中收获潮湿水稻时,容易造成割台、凹板筛和振动筛的堵塞,应低速、少量依次收获,并及时清除割刀和喂入筒入口的秸秆屑及泥土。
3.收获倒伏水稻
收获倒伏水稻时,半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业效果一般优于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如严重倒伏且倒伏方向一致,应优先选用半喂入机型;如倒伏不严重且倒伏方向交错,可选用全喂入机型。
倒伏角小于45度时,对收获作业影响有限,一般不进行特殊处理;倒伏角度在45~60度时,如选用半喂入机型,应采用顺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如选用全喂入机型,应采用逆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倒伏角大于60度,应采用顺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选用全喂入机型还应加装“扶倒器”同时更换“防倒伏弹齿”,并调整拨禾轮与割刀的相对位置,调整弹齿角度后倾,将割台降至适宜高度。
作业时,应降低作业速度,减少作业幅宽;应将挡位保持低速挡,发动机采用额定转速;应根据作物情况实时调整拨禾轮高度和转速;应经常检查作业质量,观察凹板筛和清选筛,根据收获效果及时调整机具参数;应及时清除割刀和喂入筒入口处堆积的泥土和秸秆,防止堵塞。
4.收获倒伏玉米
收获倒伏玉米时,应优先选用割台宽度长、倾角小、分禾器尖能贴地作业的高性能玉米收获机,也可在普通玉米收获机割台上加长分禾尖或加装倒伏扶禾装置,以增加扶禾行程,并适当减小割台倾角。收获严重倒伏(倒伏角大于60度)玉米时,在上述割台调整改造基础上,还需将铁胶混合剥皮辊更换为全胶剥皮辊,防止铁辊沟槽粘连泥土影响作业效果;将排杂辊改为浮动状态,并加装强力风机;必要时在割台上加装辅助拨禾轮或螺旋扶倒器,确保玉米植株有效喂入;若采用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还应调整脱粒滚筒转速和凹板间隙,避免过度揉搓导致籽粒破碎率过高。当倒伏角小于45度时,对收获作业影响较小,一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倒伏角大于45度时,应在对行收获的原则下,采用逆向或侧向收获方式。
作业时,需降低机具负荷,采用降挡加油门的方式保持匀速作业,确保喂入速度与各系统作业能力相匹配,防止因倒伏后玉米籽粒湿度较高、果穗粘连泥土、倒伏玉米植株不规则喂入等原因造成堵塞。应根据倒伏情况,实时调整收获机分禾器尖与地面的距离,尽量扶起倒伏玉米;应及时清理割台,防止秸秆和泥土在割台堆积。为方便机收作业后人工捡拾漏穗,作业时应断开秸秆还田装置动力或将其提升至最高位置,以防止漏收果穗被打碎;如需秸秆粉碎还田,可在收获结束后另行处理。
5.收获倒伏大豆
收获倒伏大豆时,应选用配置挠性割台的大豆联合收获机。作业时,割台应割台贴地作业,减少漏收损失。收获严重倒伏大豆时,应加装“扶倒器”并更换“防倒伏弹齿”。
作业时,应降低割台高度,尽量贴地作业,确保较低位置的大豆能够进入割台,减少漏收损失。倒伏角小于45度时,对收获作业影响有限,一般不进行特殊处理;倒伏角在45~60度时,应采用逆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倒伏角大于60度时,应采用顺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其他作业注意事项可参照倒伏水稻收获。
(六)收获作业质量要求
水稻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995-2025《谷物联合收获机械作业质量》要求:采用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时,损失率≤2.8%,含杂率≤2.0%,破碎率≤1.5%;采用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时,损失率≤2.5%,含杂率≤1.0%,破碎率≤0.5%;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作业要求穗幅差不大于250mm。
玉米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1355-2025《玉米收获机械作业质量》要求:采用玉米果穗收获机进行收获时,损失率≤3.5%,籽粒破碎率≤0.8%,果穗含杂率≤1%;采用玉米籽粒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作业时,损失率≤4%,籽粒破碎率≤5%,籽粒含杂率≤2.5%。
大豆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NY/T738-2020《大豆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要求:采用大豆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时,损失率≤5%,破碎率≤5%,含杂率≤3%。
(七)安全操作要求
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并取得相应操作证书,熟悉联合收割机的结构原理、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严禁酒后或疲劳作业,禁止穿着凉鞋、拖鞋及过于宽松的衣服。联合收割机应配备有效灭火器并置于易于取放的位置,排气管要清除积炭并安装火星收集器。作业前,操作人员应对辅助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明确联络信号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启动前应检查润滑油、燃油、冷却液、轮胎气压及机件状态。起步前应确认仪表正常、周围无人、无障碍物。作业时要避开高压线路,保持专注,实时监测设备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修。排除故障时必须在停机熄火后进行,严禁在未停机的情况下清理割台、输送带和行走系统。若发生事故,立即停止作业,保护现场;造成人员伤害时需先抢救伤员并向农业农村部门报告,出现人员死亡需同时向公安机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