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传媒|资讯中心

科乐收农业机械贸易(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广告
江苏玖顺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广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机资讯网 > 技术 > 要闻 > 2025年南方双季稻抢收抢种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5年南方双季稻抢收抢种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25-07-04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内容字号:

关于印发《2025年南方双季稻抢收抢种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自治区)农机中心(鉴定站、推广站):

当前,南方稻区即将进入早稻收获、晚稻种植关键时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汛期灾害天气应对抓好“双抢”机械化生产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切实做好“双抢”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工作,有力支撑“双抢”机械化生产攻坚战,我站联合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制定了《2025年南方双季稻抢收抢种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细化技术方案,完善工作措施,加强“双抢”期间技术培训指导,切实降低洪涝等自然灾害损失,确保早稻抢收颗粒归仓、晚稻抢插及时到田,为全年粮食丰收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2025年7月4日

2025年南方双季稻抢收抢种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

当前,南方稻区即将进入早稻收获、晚稻种植的“双抢”季节。为切实做好早稻抢收、晚稻抢种等机械化生产工作,强化机械化措施助力粮油等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夯实秋粮丰产基础,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早稻抢收

“顺天时,抢农时”,早稻抢收直接关系到早稻丰产和晚稻抢种,直接影响晚稻产量。应从选择适宜收获期、适用机具、调整良好作业状态、提升机手操作技能等方面入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收获损失,确保水稻颗粒归仓。

(一)选择适宜的收获期

当早籼稻谷粒全部变硬,90%以上籽粒谷壳及穗轴、枝梗转黄时即可进行机械收获,避免割青。应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合理安排收获作业顺序,适时抢收。已经达到黄熟阶段的水稻,应及时收获。如遇连阴雨或遇洪涝灾害时,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可视情况雨前集中力量抢时收获,必要时可充分利用夜间作业,避免后期籽粒过熟或遭遇连续降雨导致作物倒伏、穗上发芽。未及时收获的,雨后应及时开沟排水,抢晴收获。如有露水,应等到露水消退后再进行作业。

(二)选择适宜的机具

水稻收获作业一般选用全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当水稻植株高度为65—110cm、穗幅差≤25cm,或者收获难脱粒品种(脱粒强度大于180g)时,宜选用半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为提高收获作业质量,降低损失率,宜选择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新机型,宜配置茎秆切碎和抛洒装置,便于秸秆还田和埋茬作业,不宜选用作业质量难以达标的老旧农业机械。应根据地块大小、早稻产量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喂入量。

(三)调整良好作业状态

1、检查与保养

作业季节开始前,应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对联合收割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作业性能正常。经重新安装、保养或修理后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应按照先局部后整体做好试运转,逐项检查行走、转向、制动、灯光、割台、输送、脱粒、清选、卸粮等机构的运转、传动、操作、间隙等情况,确认有无异常响声和三漏情况,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应检查各操纵装置功能是否正常;离合器、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适当;发动机机油、冷却液是否适量;仪表板各指示是否正常;传动链、张紧轮是否松动或损伤,运动是否灵活可靠;重要部位螺栓、螺母有无松动;割台、机架等部件有无变形等。应检查和调整各传动皮带的张紧度,防止作业时皮带打滑。应备足备齐田间作业常用工具、零配件、易损零配件及油料等,以便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排除。

2、调整拨禾轮速度和位置

拨禾轮线速度一般为联合收割机前进速度的1.1—1.2倍;拨禾轮弹齿或压板一般作用在水稻高度的2/3处;如水稻植株密度大或者倒伏时,应适当前移,以增强扶禾能力。调整后,应从驾驶室观察,以拨禾轮不翻草、割台不堆积稻秆为宜。

3、调整脱粒清选等工作部件

在保证破碎率不超标的前提下,可通过适当提高脱粒滚筒的转速,减小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正确调整入口与出口间隙之比(一般为4:1)等措施,提高脱净率,减少脱粒损失。在保证含杂率不超标的前提下,可通过适当减小风扇风量、调大筛子的开度及提高尾筛位置等,减少清选损失。

4、试收

大面积正式作业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试收,作业长度一般30m左右。应根据作物、田块等条件确定适宜作业速度,按照作业质量标准仔细检测试收效果(检测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等),适当调整相应工作部件(风机进风口开度、振动筛筛片角度、凹板间隙、拨禾轮位置、喂入深浅等),直至达到质量标准和农户要求。试收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倾听机器工作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解决。作物品种、成熟度、干湿程度、田块条件有变化时,应重新调试机具并试收。

(四)收获作业

1、选择适宜作业路线

水稻收获作业一般根据田块形状、大小不同选择向心回转法(四边作业法)、梭形双向作业法和分块作业法;必要时,可提前开出作业道。作业前,需对道路、田间进行勘查,对危险路段和障碍物应设明显的标记,据此合理规划路线,科学避让。注意检查田间泥脚深度,一般泥脚深度不能大于20cm;进出田边如有大于30cm的田坎,应垫好踏板。

2、科学规范驾驶操作

作业时,应尽量保持匀速直线行驶,避免急加速或急减速。转弯时,应停止作业,将割台升起,采用倒车法转弯或兜圈法直角转弯,不能边收获边转弯,以防因分禾器、行走轮或履带压倒未收获水稻,造成漏收损失。应注意地头、边角和障碍物附近水稻收获情况,做到应收尽收。收割机带秸秆粉碎装置作业时,应确认刀片安装是否牢固,作业时严禁在收割机后站人。长距离转移地块或跨区作业前,应卸完粮仓内的谷物,将割台提升到最高位置并锁定。

3、合理控制作业速度

应根据联合收割机自身喂入量、水稻产量、自然高度、干湿程度等因素选择合理的作业速度,并确定适宜的作业挡位。作业时,一般先低速收获,然后逐步提高至正常作业速度;严禁使用行走挡位进行收获作业;收获作业时(包括收获作业开始前1分钟、结束后2分钟),应尽量保持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转,避免通过降低发动机转速调整作业行驶速度。当水稻群体稠密、产量较高、早晚及雨后植株湿度大时,应适当降低作业速度。

4、调整适宜作业幅宽

作业时,可通过调整作业速度和幅宽实时控制喂入量,使机具在额定负荷下工作,降低夹带损失,避免发生堵塞故障;应注意幅宽衔接,避免相邻两个作业带之间出现漏收损失。作业幅宽以割台宽度的90%为宜,保证喂入均匀。如水稻产量过高、湿度过大或留茬高度过低时,以最低挡速度作业仍超载时,应适当减小作业幅宽,一般作业幅宽减少到80%时即可满足要求。

5、收获作业监测

谷物联合收割机可装配收获作业监测终端,作业时动态监测产量、损失率等参数,并根据相关参数和终端提示,及时调整作业速度、喂入量、留茬高度等,尽力降低机收损失,进一步提高作业质量。

(五)特殊作业场景

1、收获潮湿水稻

作业前,应仔细确认水稻倒伏角的大小和田块泥泞程度,作业过程中如遇到机具打滑、下沉、倾斜等情况,应降低作业速度,不急转弯,不在同一位置转弯,避免急进、急退;应及时排除粮仓内的稻谷,减轻收割机的整机重量。在较为泥泞的湿田中收获倒伏或潮湿水稻时,容易造成割台、凹板筛和振动筛的堵塞,应低速、少量依次收获,并及时清除割刀和喂入筒入口的秸秆屑及泥土。

2、收获倒伏水稻

可通过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安装“扶倒器”和“防倒伏弹齿”装置,提高对倒伏水稻的收获适用性。作业时,应先放慢作业速度、减少割幅宽度,将割台降至适宜高度,原则上倒伏角小于60度时采取顺收、逆收均可;在倒伏角大于60度时一般不宜机收,如采用机收,应采取逆收方式,并将拨禾轮位置后移且转速调至最低、调整弹齿角度前倾角度、割台放置合适位置,同时降低作业速度。大面积倒伏水稻应与未倒伏水稻单独分开收获,避免正常稻谷中混杂发芽的籽粒,降低稻谷整体品质。

3、收获再生稻头季稻

优先选用再生稻收获机,也可在传统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遴选适宜机型基础上调整改造,采用加宽割幅、减窄履带等方式降低直行碾压率;应加装高转速茎秆切碎器(转速3000r/min以上),可使抛洒更均匀,避免秸秆覆盖在稻茬顶部,影响再生季稻的腋芽再生出苗;应选配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保持直线行驶,降低直行碾压率。作业前,应调控放水晒田时机,提高收获时稻田土壤坚实度,降低机具碾压对水稻植株的影响,提升机具通过性;做好路径规划和驾驶操作技能提升,减少地头转弯碾压次数和比例。作业时,应合理抛洒秸秆,减少稻桩掩埋,最大限度提升再生稻再生季萌发分蘖能力。

(六)作业质量要求

水稻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995-2025《谷物联合收获机械作业质量》要求:采用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水稻收获作业时,总损失率≤2.8%,含杂率≤2.0%,破碎率≤1.5%;采用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水稻收获作业时,总损失率≤2.5%,含杂率≤1.0%,破碎率≤0.5%;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作业要求穗幅差不大于250mm;可采用简易测定法测定损失率,即在联合收割机作业完成后的田块内随机取10点,每点取1dm2测区,分别收取测区内所有的籽粒,清数损失的籽粒个数,取平均值,损失率的质量指标要求为每平方分米(dm2)水稻籽粒不大于6粒;割茬高度应满足当地农艺要求和下茬作物需求;收获作业后无油料泄露造成的粮食和土地污染。

(七)安全操作要求

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并取得相应操作证书,熟悉联合收割机的结构原理、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严禁酒后或疲劳驾驶,禁止穿凉鞋、拖鞋以及过于宽松的衣服。联合收割机应配备有效灭火器,并位于易于取放的位置,排气管要清除积炭并安装火星收集器,排气管过短的要加长。操作人员作业前应对辅助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设置联系信号并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启动前检查润滑油、燃油、冷却液、轮胎气压及机件状态。起步前检查仪表,观察周围确认无人、无障碍物方可起步。作业时,操作人员要避开高压线路,集中精力,仔细观察农业机械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并排除故障。排除故障时,应停机熄火后进行,禁止在未停机的情况下清理割台、输送带和行走系统。若作业中发生事故,立即停止作业保护现场,造成人员伤害时,抢救伤员并向农业农村部门报告,人员死亡需同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内容分页: 【1】 【2】 【3】
文章关键词: 2025 双季稻 机械 技术
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或真实性问题,请与本站编辑部(tougao@nongji360.com)联络。
新闻热线:010-62278600/62276900。责任编辑:孙雪珍。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普惠三农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贷款 帮你维权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关于我们 农机生态服务 农业生态服务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用户指南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