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两新”工作力量高效完成报废更新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浙江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推动“两新”工作在农业农村领域落地落实。支持农机报废更新的5000万元(另有宁波300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下达以来,浙江省靶向发力、攻坚突进、成效显现。截至10月11日,全省累计完成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审核使用7938.8万元,完成率近150%;累计申请报废农机4877台(套)和更新机具1422台(套),提前并超额完成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农机报废更新工作任务。
一、提前谋划政策,加快工作部署
一是测算更新需求。深入挖潜,争取补贴政策增量扩容,加快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使用。开展多轮农机报废更新资金需求情况摸底、测算,梳理出植保无人机、粮食烘干机、微耕机、打(压)捆机等新需求农机,并提出数量、资金需求清单。二是研判现实问题。组织召开农机报废更新座谈会,分析研判目前存在的问题,会商解决农机报废更新的卡点、堵点。配合省发展改革委安排农机报废更新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任务表,做好新一轮政策实施前期准备工作。三是加快工作进度。加强与部农机化司工作对接,按照有关要求,扩范围、提标准,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等制定新一轮《浙江省实施中央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方案》,并第一时间印发实施。新政策印发后,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全省农机报废更新工作部署视频会,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期限,于9月组织开展农机报废更新集中服务行动,实行工作日调度。要求各地倒排工作任务,清单化、规范化、责任化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工作,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使用任务。
二、加强政策宣传,做细群众工作
面向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做好新一轮农机报废更新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通过政策明白纸、农民信箱、浙农号等渠道开展线上线下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把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实现政策宣传到户、到机主全覆盖。结合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大力宣传农机报废更新、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群众报废更新农机具的积极性。新一轮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范围广、补贴标准高,机主报废更新机具意愿较为踊跃,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及公布的咨询电话等方式,主动了解农机报废更新政策,积极申请报废更新老旧机具,实现政策实施和群众需求的双向奔赴,政策实施氛围良好。
三、优化办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集中服务行动期间,各地由农机化管理部门和回收企业等工作人员上门合并办理补贴申请和报废回收相关手续。一是现场受理农户申请。由农户填写申请表实地核对报废机具类别,形成农户所申请的报废更新机具信息(所属区域、姓名、证件号、机具类别、申请回执编号、回收企业名称等)。二是现场确认报废信息。由回收企业现场确认报废机具信息,向机主出具《报废农业机械回收确认表》,支付报废机具残值,拖走报废机具。三是记录报废流程。由回收企业按照农机报废拆解标准要求拆解报废机具,记录拆解图像,形成回收档案资料。四是构建审核机制。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机主和报废更新农机信息,并形成报废更新机具档案。五是明晰补贴发放渠道。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分批形成资金拨付文件(标注资金开支渠道)后报当地财政部门,由当地财政部门按照补贴对象和补贴标准将补贴资金发放到申请户。
四、立足地区特点,迅速开展工作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在前期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9月行动计划。做好回收拆解企业动员工作,全省有68家农机回收企业开展提供上门取机、免费拖机、一站式服务等便民措施,占全省农机回收企业82.9%。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每周多次会同乡镇、街道等联合开展上门服务,进村入户、现场办理,做到应报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