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传媒|资讯中心

科乐收农业机械贸易(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广告
江苏玖顺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广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机资讯网 > 智能制造铸就中国强国梦

智能制造铸就中国强国梦

发布日期:2016-01-04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殷轶良
内容字号:

  发展智能制造不容回避的环节

  正确看待“互联网+”

  智能制造一定是“互联网+先进制造”,但“互联网+”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客观上,我国的消费互联网已经很发达,但工业产业互联还刚刚进步。如果仅有互联网思维或者仅盯着互联网,不花大气力在产品本身的竞争力上实现突破,便是舍本求末。毕竟互联网只是一种手段,立足研发制造才是根本。制造强国需要的是工匠精神和深厚底蕴,而不是投机取巧、偷梁换柱、炒作概念。比如说,喜欢将工业2.0时代的“机器换人”和3.0时代的自动化与4.0时代的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混为一谈。

  真正落实万众创新

  要发展智能制造、实现创新驱动,国家重大专项的引导、基础和中坚作用固然无可替代,但这还远远不够。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40%~5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科技成果向产业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全方位转化。

  从企业内部看,要改变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局面,使其覆盖到智能生产的自动化、流程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制造的云端化等方面。从产业整体看,需要真正形成以企业为核心,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合力创新的局面。

  老老实实做装备

  虽然装备制造业投资大、投资回报率低、技术要求高,但装备制造业仍是一国的脊梁和支柱。个性化定制、智能化制造、生产性服务与消费性服务等,只有通过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与制造业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美国能提出工业互联网、德国能提出“工业4.0”,就是因为有通用电气和西门子这些制造业巨孽站台。只有将“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才会有“中国制造”强国时代的到来。

  扎扎实实勤补课

  “互联网+工业3.0”是智能制造的雏形,智能制造一定是“互联网+制造”的高级业态。中国制造的智能化路径,要以“互联网+”为抓手,全面加快工业1.0升级、2.0补课、3.0普及、4.0示范,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流程管理的数字化、企业信息的网络化、智能制造的云端化,从而不断注入新动力、开拓新市场。

  不能“向底部竞争”

  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要招聘留住人才就得付出有竞争力的薪酬。有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劳动报酬只有日本的14.6%、德国的10.5%、韩国的20.4%,2011年制造业工人年平均工资是美国工人的13%。即便是“向底部竞争”的话,绝对成本也拼不赢,比如越南要低15%~30%,印度尼西亚要低40%,孟加拉国仅为中国的1/5。要破除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劲敌”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追兵”的双向挤压,中国制造就不能再在薪酬上做文章,否则会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对发展智能制造的几点建议

  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

  要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攻坚九大任务、发展十大领域五大工程,借鉴欧盟创新技术学院、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模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整合相关创新资源,以新机制、新模式创建一批网络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特别是要建设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发展和完善制造业创新服务体系。组建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性的风险投资基金,服务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初创型科技企业孵化进度。

  加强财政支持

  整合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突破、智能装备与系统开发、公共平台建设、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计划、示范基地建设、重大项目建设、骨干企业培育、人才引进培养等专项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首购重大技术装备力度,或比单纯的奖励补贴更能推动产业化。

  加速培养隐形冠军

  四基产业一向是中国制造的短板,但这个产业的特点向来是大企业少、隐形冠军多。比如2015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德国大企业为28家。而隐形冠军,德国则有1200多家稳居全球第一。据统计,85%的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是“科技上的领导者”。它们在研发上投入5.9%的费用,20%的隐形冠军的研发强度甚至高达9%,是德国其他企业平均研发成本的三倍还多。中国也必须多培养这样的科技型隐形冠军,为建设制造强国夯实基础。

  加强基础工业软件研发

  如果说以往我们首先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制造工艺,现在则要软件和硬件并重。正如GE董事长伊梅尔特所言:也许你昨晚入睡前还是一个工业企业,今天一觉醒来却成了软件和数据分析公司。必须围绕产业重点,开展工业软件行业规范与标准研究、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广。在工业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产品定型等方面迅速形成优势,深化工业软件技术的内涵,提升应用服务能级。

  加紧开拓新兴市场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经济规模占全球四成,名为自由贸易实为关税同盟。中国对美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出口额占据着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这将对中国出口和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要加入也会象WTO一样艰巨冗长。“一带一路”大战略已然布局,中国企业要抢抓机遇加紧开拓新兴市场。

  坚持“质量为先”

  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当前我国工业产品质量问题非常突出,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智能制造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更苛刻的要求,德国发生的机器人杀死技术员事件让人不寒而栗。中国要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必须重塑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惟有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才能建立产品的信誉和品牌。

  中国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后来者,但通过不懈的努力仍然确立了全球地位。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条并不平等的起跑线前,中国有底气也有理由拒绝再次落后。

内容分页: 【1】 【2】 【3】 【4】
文章关键词: 智能制造
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或真实性问题,请与本站编辑部(tougao@nongji360.com)联络。
新闻热线:010-62278600/62276900。责任编辑:刘文华。
相关资讯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普惠三农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贷款 帮你维权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关于我们 农机生态服务 农业生态服务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用户指南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