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装备是核心突破点
智能制造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和装备的智能化,二是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三是服务的智能化。其中,智能制造装备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的基本工具,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智能制造装备的水平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突破点。
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进步明显
在我国,智能制造装备是指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目前,我国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如,在机床工业领域,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的年销售收入均超过百亿,进入世界机床产业前几名;在智能控制系统领域,涌现出上海新华控制、浙大中控、北京和利时等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CS生产厂商;在仪器仪表领域,有重庆川仪、京仪集团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有新松机器人、广州数控等企业。此外,还有瓦轴集团、沈鼓集团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
发达国家仍占主导地位
发达国家仍然占据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主导地位。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还没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提法。但在以上领域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技术和产业优势明显。
在数控机床领域,美国、德国、日本三国是当前世界数控机床生产、使用实力最强的国家,是世界数控机床技术发展、开拓的先驱。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日本、美国、德国和韩国是工业机器人强国。日本号称“机器人王国”,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德国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韩国是工业机器人的后起之秀。
在智能控制系统领域,全球前50家企业排行榜中74%为美德日企业。瑞典ABB公司持续多年保持全球集散控制系统(DCS)市场规模第一。
在可编程控制系统(PLC)领域,欧洲以大中型PLC而闻名,日本的小型PLC产品约占有70%的份额。在自动化仪器仪表领域,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和亚洲(包括日本)的传感器市场约占全世界传感器市场的90%左右。变频器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也主要是日美欧企业。在3D打印设备领域,排名前3位的企业分别是美国3DSys鄄tems公司、Stratasys公司和德国EOS公司,占据全世界近70%的市场份额。
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落后和不足主要有五方面:一是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国主要侧重智能制造技术追踪和技术引进,而基础研究能力相对不足,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力度不够,原始创新匮乏。二是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如以德国工业4.0为参照,中国制造可能总体上还处于2.0时代,部分企业在向3.0时代迈进,处于机械自动化向数字自动化过渡阶段。三是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高端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高档数控系统、工业应用软件等市场份额不到5%,大型工程机械所需30Mpa以上液压件全部进口。四是高端软件产品缺乏。低端CAD软件和企业管理软件得到了较好普及,但应用于各类复杂产品设计和企业管理的智能化高端软件产品缺失,与发达国家差距依然较大。五是企业系统集成能力较为薄弱。质量和水平不高,缺乏像西门子、GE一样的国际级大型企业。

 客服QQ
客服QQ 企业邮箱
企业邮箱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农机帮APP
农机帮APP 农机360网
农机360网 一起干小程序
一起干小程序 易企上小程序
易企上小程序 易售宝小程序
易售宝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