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力有效。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补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0%以上,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新认定100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00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清单制、积分制等治理方式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改革持续深化,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绩来之不易。2024年农业农村部门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力抓好以粮食安全为重心的农业生产,统筹推进以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为重点的乡村振兴,努力推动“三农”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新提升。谢谢大家!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24-01-23 10:13:58
谢应君:
谢谢邓小刚副部长。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4-01-23 10:19:14
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农村网记者:
2023年粮食再获丰收,但我国粮食进口量依然较大。请问,农业农村部对此怎么看?谢谢。
2024-01-23 10:26:30
陈邦勋(徐想 摄)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 陈邦勋:
粮食问题大家都很关心,而且进出口量也是关心的重点。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实施的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利用国际粮源适当弥补紧缺品种产需缺口、改善品种结构,对粮食保供稳价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我国进口粮食1.6亿吨,同比增长11.7%。从结构看,大豆仍占大头。全年进口量为9941万吨、比上年增长11.4%,占全部粮食进口量的6成以上。进口这么多大豆,一方面满足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满足畜禽养殖饲用豆粕需求。
目前,我国已深度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我们的农产品有进有出,农产品进口额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农产品大市场;农产品出口额居世界第五位,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优质农产品“扬帆远航”,进入国际市场。202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达到98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9%。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怎么样?可以从生产、结构、库存等方面判断:一是生产连年丰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9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二是品种结构优化。口粮连年产大于需,绝对有保障,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供给增加。需求增量多的玉米,产量增加也较多,供需形势明显改观。大豆扩种成效明显,自给率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粮食库存充裕。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
所以讲,我国粮食产量增、结构优、储备足,粮食安全有保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紧紧扭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强化扶持政策,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把住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