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关于加快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
农农(肥水)〔202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水稻侧深施肥是机插秧技术的创新发展,能够在插秧的同时实现精准、高效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是化肥减量增效的主推技术之一。为加快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提升水稻科学施肥水平,促进水稻高产稳产,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创建水稻侧深施肥示范区
结合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和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在东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水稻主产区,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各地要将推广水稻侧深施肥作为打造化肥减量增效“三新”升级样板的重要内容,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确定适宜机型、遴选专用肥料、摸索技术参数,集成创新具有高产稳产、绿色优质、节本增效、生态循环、有较强区域适应性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模式。要立足区域特色、资源禀赋、农业现状和生产需求,创建一批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示范区,通过集中展示技术效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创新侧深施肥社会化服务模式
创新面向小农户的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引导农民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将水稻侧深施肥社会化服务作为水稻生产性服务的重要内容,拓宽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半径。鼓励肥料生产企业、农机制造企业、农业科技公司联合起来,采取“农资+农机+科技+服务”方式,为小农户提供全程式、一体化服务,推进技物结合、技服结合。创新技术服务手段,充分利用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开展水稻侧深施肥“云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
三、加快创制推广侧深施肥专用肥料
发挥肥料龙头企业、科研单位技术优势,加快研发水稻侧深施肥专用肥料,确保肥料产品颗粒均匀度、硬度、吸湿性符合机械作业要求,提升作业效率。综合水稻养分需求、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效应,注重速效缓效搭配和基肥追肥统筹,优化专用肥料配方。对质量优、效果好的专用肥料及其配套的缓释肥料,纳入化肥减量增效“三新"升级样板范围。
四、强化侧深施肥适用机械选配
开展侧深施肥机械研究,进一步研发适应不同区域、不同栽培模式的侧深施肥专用机械。鼓励制定发布区域适应性侧深施肥机具推荐目录,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水稻侧深施肥机械的支持力度,激发种植主体使用积极性,提高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应用比例。针对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出肥量不均匀、施肥口易堵塞等问题,改进关键部件,提高作业性能。
五、强化培训指导和宣传引导
结合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技中心、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制定发布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指导意见》,编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挂图、明白纸、宣传手册等技术资料,及时发放到村到户。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组织水稻施肥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巡回指导,帮助解决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中的技术难题。及时总结、充分挖掘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年底报送化肥减量增效项目总结时,请一并报送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种植业管理司肥料与节水处苏新新,010-59191509,cetushifei@agri.gov.cn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技术处徐洋,010-59194535,natesc_fei@agri.gov.cn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2022年9月22日
附件2: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农技土肥水函〔2022〕3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肥(耕肥、耕环、耕保、农技)站(中心),天津市、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技推广总站,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
为加快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农机农艺融合优势,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水稻高产稳产和化肥减量增效,我中心组织制定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区域实际,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认真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联系人:傅国海、胡江鹏
电话(传真):010-59194535
电子邮箱:natesc_fei@agri.gov.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714室邮政编码:100125
全国农技中心
2022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