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果种类丰富,果园种植面积分布广泛,全国果园面积超过1.8亿亩。广西地区,是我国果园面积最大的省份,果园面积近2000万亩。同时,广西地区还是我国八角、桑蚕的主要产区。由于广西多丘陵山区,广西地区的果园、八角、桑蚕机械化水平还较低,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对各类机械的需求也较为迫切。
香蕉高效采收装备
广西是香蕉生产第一大省,种植面积117万亩,产量311万吨,产值106亿元。目前,广西大部分地区的香蕉采收以人力为主,收、运、装等工作基本都是人畜力完成,运输工具主要是箩筐、手推车等,果品碰撞严重,导致香蕉保鲜和贮存期短,外观差,品相较低,销售价格低。
在香蕉采收方面,国外已形成生产流水线作业,国内的产品还需要改进。南宁金穗公司等大型香蕉生产基地采用的香蕉无损采收及商品化处理机械化,可保证蕉果从采收到包装等环节不落地作业,实现无损采收,但存在辅助人工多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改进香蕉无损采收,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辅助人工,降低劳动强度。无损采收、保鲜与贮运装备可以提高香蕉的商品档次,延长货架期,提高市场竞争力,而且显著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劳动成本及生产费用,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柿饼成套加工装备
广西是柿子主产区,柿子和柿饼产量全国第一,柿子种植约50万亩,产值约11亿元;柿子加工成柿饼后柿果升值1~3倍,广西地区柿加工总产值在20亿元以上。柿子产业是广西脱贫攻关、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研究开发柿饼成套加工技术对于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目前,柿饼加工成套加工技术研发还刚起步,柿子削皮还是采用人工削皮,劳动强度大。柿饼烘干操作复杂,烘干质量受操作者经验影响大,各个柿饼加工厂之间的加工技术差距大,柿饼质量参差不齐,对高质量的柿饼成套加工装备,市场需求迫切。
八角烘干设备
广西是我国的八角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在320万亩左右,产量占了全国的80%左右。八角不仅可作调味品,用作香料,还可作药用,同时还兼具化工原料的作用,其多种用途使其经济价值倍增,八角产业广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目前,八角的烘干主要依靠晒场进行自然晾晒,不但极大的浪费土地资源,而且不能摆脱看天吃饭的难题。八角需先杀青后烘干,但现阶段烘干机烘干后八角容易变黑,品相不好,售价大打折扣。为此,研发成熟可靠、烘干效果媲美自然晾晒的高品质八角烘干机显得尤为迫切。
近年来,广西蚕桑产业保持稳定持续发展,桑园面积、蚕茧产量、桑蚕丝产量等指标一直保持全国第一。桑树桑叶可以养蚕,桑枝还可以用来制药,枝叶分离后可以提高桑树的利用率,增加桑农收入。广西种桑养蚕涉及12个市71个县82.40万户农户,桑园面积293.12万亩,约占全国25%,蚕茧产量占全国50%以上,产值超160亿元。种桑养蚕产业越做越大,已成为广西西北地区农民脱贫奔康的重要产业。
桑叶采收、桑树伐条及枝叶分离装备
目前,桑叶采收、伐条、枝叶分离等耗费巨大人工,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急需桑蚕机械设备来打通产业发展制约瓶颈,对机械装备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柳州市金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已研发出背负式简易桑叶采收机,属于半机械化操作,辅助人工体力消耗大,且效率、脱净率等还需继续提升。桑园伐条是一项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的作业,目前主要靠人工伐条,但人工伐条容易导致伐条切口不平整,影响下一季桑树出苗。柳州市金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国内公司已生产有一些桑树伐条机产品,但技术不够成熟,伐条后,桑枝散乱,并且没有配合桑枝粉碎功能,推广效果一般。国内已有大型枝叶分离机,但是体积过大,并且价格高达几十万,亟需适宜广西使用的中小型枝叶分离机。
养蚕机械化装备
在蚕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较大部分仍然为手工或者人工使用传统工具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很低,蚕茧质量不高,需要高质量的养蚕机械来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产品竞争力。
广西实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林胜堂蚕具有限公司已研发出养蚕机械化装备,包括:标准化蚕房、轨道式喂蚕平台、自动上簇、快速翻簇、环境控制、电动采茧机、石灰消毒车等,但目前技术还不是很成熟,都是在研发试用阶段,未能大面积示范推广。养蚕机械化装备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