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24-2026年新三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首年,《2024—2026 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对未来三年的农机补贴政策设定了基调,文件中有一个关键词不容忽视,那就是“优机优补”。
“优机优补”顾名思义,就是对更先进更优质的农机产品在补贴政策上予以倾斜,实施差异化补贴。8月6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发布了《2024—2026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公示稿)》,可以看出,以下几类农机将成为未来补贴的重点:一是有助于粮油作物提单产的机械,如高性能播种机等;二是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装备;三是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如无级变速大马力拖拉机等。
随着政策实施的深入,各省也陆续公布优机优补细则,例如黑龙江将重点围绕促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等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装备开展优机优补,对200马力(含)以上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拖拉机,气力式播种机、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鲜食玉米收获机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通过优化分档实现优机优补。
那么,农机用户对“优机优补”政策是否了解?有什么想法或建议?农机360网借助一起干小程序发起调查,结果如下:
一、仍有三成受访用户未听说过“优机优补”
根据我们的调查,有七成受访者知晓“优机优补”这一政策,但仍有三成受访者表示对此并不了解。
另外,在如何判断哪些农机产品属于“优机”方面,农机用户对于“优机”的判定标准也存在认知差异和模糊性。仅有18%的用户表示对“优机”标准有清晰的认识;37%的受访者表示有一定了解,但在具体产品上仍需查询确认;还有45%的受访者则表示对此完全搞不清楚。
上述结果说明在相关政策的宣传方面仍存在不足,宣传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六成以上受访者主要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等线上平台了解政策
为了更好地达到宣传效果,了解农机用户获取政策信息的渠道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调查发现,公众号、短视频等线上平台是农机用户获取政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占比64%;其次,传统的线下渠道,如农机经销商介绍和政府的直接宣传等也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占比分别为24%和22%;另外,还有12%的受访者表示主要依靠同行交流来获取政策信息。
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推广“优机优补”政策,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更多元化的宣传手段,尤其是重视利用线上媒体,特别是公众号、视频号等网络平台,确保政策信息能够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减少宣传死角,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三、“优机优补”对大部分农机用户购机决策产生影响
“优机优补”政策是否会对农机用户的购机决策产生影响?根据我们的调查,答案是肯定的。3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只会购买“优机”,55%的受访者表示会把“优机”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只有9%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影响。
可以看出,“优机”标签将会是农机用户评估产品价值的一个重要维度,“优机优补”政策在引导用户消费偏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若想通过“优机优补”政策推动农机行业健康发展,如何制定“优机”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业内人士认为,“优机”的判断标准应当考虑到农机用户的口碑,“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同时还要结合各地农艺和农业现状,做到因地制宜。
四、55%的受访者认为“优机优补”有助于促进农机产业升级
调查显示,“优机优补”政策在农机行业的推进中展现出多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促进农机产业升级,占比55%。“优机优补”政策将对农机用户的购机决策产生影响,进而促进农机产业的优化升级。
2、 有助于减轻购机负担,占比33%。通过财政补贴,有效减轻农民购置先进农机的经济压力,“优机优补”可能成为农民购买高性能农机的“催化剂”.
3、 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占比31%。“优机”无疑会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精确度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 降低农业劳动强度,占比21%。通过引入更高效的机械设备,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
用户有话说
“怎样定义哪些是优机最重要!”
“首先怎么确定优机就是真正的优机,话语权在谁手里。”
“根据地区的模式选择优秀的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和配套的相应机具。”
“丘陵山区机械要多补贴。”
“后期应该对实际用户进行调研,通过用户口碑,确定优机优补政策明确补贴范围。”
“建议取消部分用处不大的小型农机的补贴,把补贴补到大型的农机上去。”
“好的农机价格高,优补政策补贴率低。导致高端机器买不起,低端机具市场过剩。”
“多做宣传让机手知道。”
“早日实施,降低购机成本,促进农业生产率”
“政府要提前做好宣传,让每个农民都了解国家优惠政策,政策的变动要提前通知。”
"国内农机制造比外国还有一段距离,通过优机优补让制造厂商从量到优的方向发展利国利民。”
“不仅对产品要有更高的标准,对生产企业的标准也要拉高,不然就会出现一堆缝合怪来套取补贴,对拉高国产农机的水平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