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五大连池农场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区,农场职工向播种机内补充玉米种子进行大田播种作业。新华社发(陆文祥摄)
4月27日,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五大连池农场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区,拖拉机进行春播作业。新华社发(陆文祥摄)
在黑龙江省兰西县兰西镇向阳村一处耕地上,种植户在移载马铃薯(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绿色精耕,有希冀!
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粮食安全,更需要品质安全。在保障供给数量同时,农业高质量发展正成为趋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不断显现,将中国人的饭碗装满装精。
庆安县东禾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今年将种植水稻36万亩,其中有机水稻10万亩,绿色水稻26万亩,这一种植结构不是“拍脑袋”的结果。去年底,这家合作社联社通过对全国各直营店、网络销售平台销售额、交易量、消费者评价进行大数据分析,制订了今年水稻种植计划。
“现在市场上更需要绿色、有机农产品,让产品更加绿色健康也是生产者的责任。”合作社联社负责人杨晓萍说。
“中华粮仓”正在打造全国“绿色菜园”“绿色厨房”,2019年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今年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将达到8500万亩。
“用化肥一亩地需要100元左右,用农家肥得300元,但我们还是选择用农家肥。”大庆市大同区佰谷泰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健健说,“化肥用多了土壤就会出现板结,减少化肥用量,不仅健康,也让土地能持续‘有劲儿’。”
2019年,黑龙江省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的农业“三减”高标准示范面积超过4000万亩,今年将增加至4500万亩。
“现在不能只看‘量’了,还要看‘质’。”提起种植,富锦市东北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春对合作社的产品颇为自信,“我们高标准种植,全程可追溯,大家买我们的大米,就知道是怎么种出来的。”
黑土地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今年,黑龙江省继续力推把1.6亿亩耕地打造成粮食生产优质板块,推进14个大型灌区田间配套工程建设,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面积1000万亩。同时,加大粮食流通和仓储能力建设,确保颗粒归仓。
不只“北大仓”,一幅春耕山水图,早已在全国由南向北次第展开。
“湖广熟,天下足”,受疫情影响的湖北力争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两稳”,湖南省今年粮食生产目标播种面积为7150万亩。在广西,八桂大地春耕正忙。截至4月17日,广西早稻播种面积924.92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76.5%,春种旱粮757.27万亩。
在产粮大省河南,小麦长势良好。今年,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达8550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1350万亩。
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河北省确保全省夏粮总产量保持在280亿斤以上,全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700亿斤以上。四川今年千方百计稳定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力争实现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519万亩,产量约705亿斤。
在粮食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的东北三省,辽宁今年粮食种植面积再创新高,吉林去年粮食总产达775.6亿斤,今年种植面积稳定、土地墒情好于往年……肥沃的土地,从不辜负每一滴辛勤的汗水。
粮稳,人心安。稻香,碗里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