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凯斯纽荷兰哈尔滨基地,有一群年轻的身影格外亮眼 —— 他们来自凯斯纽荷兰与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合作的 TechPro² 校企合作项目,经过两年系统学习后,如今已进入为期一年的实习阶段。
今天我们走近其中两位在配件和售后服务部门的实习生——邵丽平和来禄翔。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这两位 00 后不仅逐渐摸清了农机的 “脾气”,更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和未来的职业方向。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与农机、与凯斯纽荷兰的故事。
邵丽平:女孩也能干农机
邵丽平是个齐齐哈尔姑娘,从小跟着从事农业的父亲接触农机。“看我爸修车、整地,觉得开农机特别帅。”她笑着说。正是这份对农机天然的亲近感,让她选择了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并进入了凯斯纽荷兰TechPro² 项目。
“在学校学的和家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邵丽平笑着说。课堂上,电气系统的线路、液压装置的走向、发动机的核心原理,一点点填补了她对农机的认知空白。在家时,没接触过这么大的设备。而这些 “庞大的铁壳子” 里,竟藏着这么多精密的学问。

目前,她在哈尔滨配件部轮岗,五个岗位依次轮换,从仓库管理到零件手册查询,在凯斯纽荷兰导师的带领下,她一步步熟悉配件全流程。
“我觉得女孩子天生比较心细,又有耐心,做配件工作比男生更能胜任。” 对配件工作的理解,除了学习与实操,也来自她对团队协作的深刻体会。紧急调配零件,从整机取件,整个过程几乎全部门出动,需要八九个人联动,“所有人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尽管是团队中少数的女生之一,邵丽平并不觉得处于弱势。她希望实习结束后能留在凯斯纽荷兰工作,她坦言:
“这里团队氛围特别好,每个人都能发挥出价值,我也想把自己的细心品质用到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禄翔:在实操中找到热爱与成就感
来自滑雪胜地亚布力镇的来禄翔,是售后服务团队的技术支持实习生。他坦言,最初对农机并不了解,只是觉得农业未来发展前景好,能有碗饭吃,就把学农机作为高考之外的一个选择,经过选拔加入了TechPro²项目。

“有的同学家里从事农业,多少接触过农机,我完全是一张白纸。第一次期中考试我成绩很不理想,在全班中下游,打击特别大,不想被落下”,来禄翔回忆道。
从那以后,他不再被动听课,而是主动找老师问问题、利用课余时间研究器械。他发现这里的学习完全打破了 “教室上课” 的刻板印象:有机会拆解农机设备与部件,能跟着有售后经验的老师学实操,还能参与行业比赛——在一次次的正反馈中,他对农机的兴趣一点点被点燃。

第一次自己修好一台拖拉机的经历给了来禄翔很大的鼓舞。学校教学农场中的一台纽荷兰T1404拖拉机发生故障,处于停工状态。来禄翔主动接手,花了好几天拆卸内外部件,反复测试排查,最终通过校准变速箱成功修复。
谈起这次经历,来禄翔的兴奋溢于言表:“我第一次真实地解决了一个故障,车一动起来,那种成就感特别强。”

如今来禄翔在凯斯纽荷兰哈尔滨基地售后服务部实习,感受到“公司的要求比学校严多了!”他感慨道:
“同样是组装发动机,在学校能装起来就行,但在车间里,每个细节要求都要对标、清洁、测试,确保装好去交回到用户手中能正常运转,这对技术水平、对责任心都有更高的要求。”
来禄翔对未来目标非常明确:“我就是想干农机售后服务,很期待在不久后参与到现场的农机维修工作。这几年想多积累经验,希望能留在公司接触先进的设备,精进自己的技术。”
校企携手
让年轻力量扎根农机事业
从 “农机小白” 到逐渐融入工厂工作的“准职人”,邵丽平与来禄翔的成长,是凯斯纽荷兰 TechPro² 校企合作项目的生动缩影。在这里,理论与实操深度融合,企业导师的手把手指导、真实的岗位场景历练,不仅帮年轻人找到了职业方向,更为农机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未来,凯斯纽荷兰将继续深化 TechPro² 校企合作项目,助力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走进农机领域发光发热,用专业力量为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护航。
农机帮APP
农机360网
一起干小程序
易企上小程序
易售宝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