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会波: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注重发挥信息化等技术在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粮食加工转化,不断完善粮食安全责任共担机制,提升重农抓粮积极性。一是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实施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居间服务作用和基层党组织优势,推行“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形式,不断扩大服务小农户的覆盖面。二是发挥数字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作用。鼓励高标准农田经营主体自主推进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墒情虫情自动监测、智慧气象服务等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高端智能、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制应用。推进育种联合攻关,开展新型肥料和农药研发,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三是推进粮食加工转化。实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协同推进粮食等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启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在渠道对接、媒体宣展、金融服务、海外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四是激发重农抓粮内生动力。实行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和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不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倾斜支持。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经营权作价出资、吸纳就业、农业社会化服务、订单收购、收益分红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指导地方因地制宜开展农田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强高性能农机研发,推进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选育,推动新型肥料农药研发应用。新建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持续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实施好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农业农村部
202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