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展示2021年中国各个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为主题的《时尚科技秀》栏目正在中央电视台10套热播,节目旨在“展现科技的功能、科学原理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继中国农机院天顺长城SP1860-3型摊铺机亮相其中的《宽幅摊铺机》专题之后,1月27日,中国农机院再次亮相《超级采棉机》专题节目。
采棉机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是农业机械领域技术含量较高的细分市场,行业技术壁垒较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几家外资品牌的采棉机占据着国内市场的主导位置,直到国家级农业机械研究机构——中国农机院在20世纪初期打破这一现象。
机械化采棉主力军
如今,中国农机院研发的3行、5行、6行棉箱式采棉机,以及方包式、圆包式6行采棉机已经驰骋在新疆广袤的棉田中,成为了机械化采棉的主力军,提高了新疆棉花采摘的机械化水平,减轻了棉农的劳动强度。
在每年的棉花采摘季,一台中国农机院特别为新疆小地块棉花种植区研发的3行采棉机可以采收棉花4000多亩,相当于过去上百位采花工的工作量。不仅提高了新疆棉花采摘的作业效率,并且确保采净率可达93%以上,为提高新疆棉花产量作出重要贡献。
创新征程永无止境
由金属打造的采棉机,是如何取代我们的双手,灵活地将棉花采摘下来的呢?通过央视主持人的介绍,我们看到:原来在每个采棉头内部,纵向分布的数百根摘锭,会以每分钟两千转的速度将接触到的棉花缠绕,从棉杆上采下。再经过脱棉盘反向运转,将棉花从摘锭上脱下。被脱下的棉花最终经过长长的输棉管,被送进棉厢当中。
设计师专门设计出的采棉头定时自润滑技术,每隔3小时,就会自动将润滑油注入每一个摘锭的传动齿轮所在的位置,从而极大减轻了传动系统的磨损,大幅降低了这一复杂系统的保养难度,保证了采棉机在农忙时节的高出车率。
为了进一步降低驾驶员的工作量,提升采收效率,中国农机院工程师对采棉机打包设备的改进实验仍在不知疲倦地进行中。通过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探索,中国农机院研发的采棉机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工作能力。可以更高效、更安全地服务于数以万计的棉花农场和个体棉农。如今,我国新疆地区棉花的机械化采摘率已经提升到了80%以上。
今后,中国农机院将继续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